厄夜車諾比.jpg  

1986年4月26日,一場目前為止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廠事故,發生在一座已被大自然接管的城市-車諾比。這部《厄夜車諾比》(另一翻譯為《重返車諾比:鬼城實錄》,我個人比較喜歡這個名稱)就以這座時間停留在1986年,宛如鬼城的廢棄都市為背景,以半紀錄片的方式來描述一名當地導遊,帶著六個外地來的背包客重遊此地。原本抱著愉快且好奇的心情所踏入的區域,似乎不是他們所想像中的那麼單純...

厄夜車諾比_02.jpg  

驚悚恐怖片的幾項元素:正妹、好胸、突然間交通工具或通訊系統全失靈、後悔為什麼要來到這個鬼地方、找不到消失的朋友就不願意離開、死命的亂跑及尖叫、最不熟識的兩個人會活到最後相依偎、女生存活的機率遠大於男生等等的公式在這部片都有,但是卻非常的刻意且不自然,例如車子掛掉的點實在是太爛了,而劇中人物在心情上的轉換也都相當突兀。既然預告片都說這是部驚悚恐怖片,且背景設計又是在聞名的車諾比廢墟,劇情理當很好發揮才是,沒有被驚嚇的恐怖就算了,編劇沒能善用「地主優勢」,好好發揮這個被隔離的廢棄之城,都是頗為敗筆的地方。

厄夜車諾比_01.jpg  

不過,劇情當中有一幕,在Michael和Zoe與Paul及Amanda四個人一同在地下通道逃難時,Michael因墊後而被輻射人抓住了,Michael與Zoe在一扇門之間的生死別離,Zoe失去愛人時瞬間失落的身軀,與悔恨的無助神情,那一段畫面的表達方式,將所有的聲音抽離,只搭配上單音延長的空靈鋼琴聲,這一段很特別,印象中在這種類型的電影裡還沒看過,還蠻喜歡的。

為了找一下車諾比核電廠爆炸的資訊,google之後有找到一篇文章,裡頭放置的照片是現在已開放觀光的車諾比外圍,提供核電廠工作人員居住的宿舍及家眷生活的社區,仔細看了之後發現,在電影當中有出現的宿舍廢墟;為了慶祝活動所遺留下來的摩天輪、碰碰車;學校散落一地的課桌椅;小孩們的盪鞦韆及布娃娃;甚至是核電廠的主控室等等,所有保留在那一年那一瞬間的一景一物,劇組都一一的呈現出來。即使劇情實在是不太理想,可是劇組重建了這些貼近實物的場景,也算是相當努力、值得肯定。

厄夜車諾比_03.jpg   

這是部我覺得看場景比看劇情還來得精彩的電影,真的覺得浪費了這麼好的背景題材,卻落入了死氣的公式之中,沒能激起亮眼的火花,實在可惜。

題外話,台灣真是個勇敢的地方,一個小島四座核電廠,兩座在首都區...
題外話之二,文中提到的文章在這裡:http://ppt.cc/viMy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厄夜車諾比
    全站熱搜

    Hu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